傳承馬頭琴的什么呢?
- 時間:2022-01-14-15-04
- 來源:百家號
- 作者:馬頭琴回憶錄
《草原上的馬群》加那提·阿丁 12歲 選自《少兒畫苑》國際少兒書畫大賽
馬頭琴作為蒙古草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蒙古族民間樂器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種種流變與整合發展過程,馬頭琴將動物、人、自然和音樂完美融合成一體的草原生活縮影。馬頭琴既是這個民族茶余飯后和放牧中排遣孤寂,增加生活情趣的伙伴,也是能夠凝聚和振奮民族信念的精神依歸。
蒙古族通過馬頭琴走向世界,人們很自然地會將馬頭琴和蒙古族聯系起來,因為他們之間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就是蒙古族內部也把這種關系看作是與生俱來的,因為蒙古族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確已經與馬頭琴的意蘊和文化融為一體,難以分割了。這是蒙古族的信仰,純潔而濃烈。
馬頭琴是一種文化的凝結物,具有承載時代的信息和觀念的功能。在早年間馬頭琴對于蒙古族是一件十分生活化的器物,與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以致于他們似乎并不認為馬頭琴是一件樂器,而是參與蒙古族生產技術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時母畜不知為何會拒絕哺乳幼仔,這時牧人就會把母畜和幼仔單獨圈起來,通過人為方式強行讓母畜哺乳,如果母畜不肯就范,牧人就會請出馬頭琴,來一場“對畜談琴”,以低沉、柔和、傷感的馬頭琴曲打動母畜。并且,放牧時的單調和孤寂,也都是通過隨身攜帶的馬頭琴來作排解。所以很多的馬頭琴曲目格調舒緩、旋律悠揚深遠,又略帶幾分悲傷和蒼涼,馬頭琴與長調都是牧人放牧時環境和心態結合的產物。
馬頭琴在蒙古族的精神世界也有至高的地位。在過去如果發生大規模的瘟疫,往往波及范圍很大,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口損失也很大,最主要的就是會在社會內部造成恐懼和慌亂。這時候“琴手便彈奏起馬頭琴,演唱富有魅力的英雄史詩,冀希祛禳禍殃。它是吉祥的福音,鎮邪的法寶?!蓖ㄟ^傳唱部落的戰斗的歷史這種儀式凝聚部族的思想和精神,激發他們的戰斗力,以此來戰勝眼前的困難。這已經不是音樂的魅力了,而是馬頭琴在蒙古族內部造成的永久的神圣的影響。他們會用這種儀式和歷史文化賦予馬頭琴的影響來組織社會和統一人心,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共同戰勝困難和危機。
對于馬頭琴,我們要傳承什么呢?馬頭琴音樂大師達日瑪認為,首先要掌握自己民族最傳統的東西,比如說長調我要怎么伴奏,才能和唱歌的人一樣,拉得要好聽,長調不能按譜子死死的跟著拉馬頭琴,那就會失敗。蒙古族的長調和馬頭琴是離不開的,是姐妹兩個,所以年輕人你對民歌也好,長調也好一定要了解、學習、要會唱、領會它的故事情節,這是最主要的。這樣你才會拉出風格和韻律,我們傳承馬頭琴是絕對不能丟掉它原有的風格、音域、音色、演奏技術、技巧、指法等等。在掌握好這個基礎上才可以搞些新派馬頭琴曲、搖滾曲,如果沒有掌握好傳統的基礎上,搞什么新派、搖滾等,那肯定是傳承錯了,越走越遠,離譜了。
通過對馬頭琴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到蒙古族對自然和生靈的愛戴。馬頭琴就其最初的意義就是牧人對駿馬的懷念,是牧人對駿馬剪不斷的情愫,認為駿馬是自然界的精靈,是一種比人更具靈性甚至更加高貴的生物,是上天賜給牧人的伙伴。所以在傳承馬頭琴文化的過程中更應該關注其文化內涵以及背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