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詞即可生畫,AI畫家算是藝術家嗎?
- 時間:2022-12-08-14-57
- 來源:柒財經
- 作者:柒財經
近段時間,抖音上線的 "AI 繪畫 " 特效被一眾網友玩瘋了。不僅是抖音,百度于今年推出 AI 藝術和創意輔助平臺——文心一格;騰訊在近日上線 "QQ 小世界 · AI 畫匠 " 活動;11 月,萬興科技推出 " 萬興 AI 繪畫 ",并開啟公測……
AI 繪畫平臺主要有 " 文生圖 "" 圖生圖 " 兩種使用方式。前者是由用戶輸入關鍵詞,平臺據此生成畫作。對于后者,如抖音 "AI 繪畫 ",以圖片創造另一張圖片。
其中,國內大部分平臺面向用戶免費開放。還有一些平臺提供一定免費使用次數,之后會向用戶收取費用。而這些帶上智能標簽的繪畫平臺,歸根究底屬于 AIGC 賽道的一個分支。
01畫家要失業?AI 智能繪畫火爆
所謂的 AIGC,具體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其中包括文字、語音、代碼,機器人動作等等,被認為是繼 PGC、UGC 之后的新型內容創作方式。
除生成圖片外,像昆侖萬維成立了 MusicXLab,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音樂生成技術;中文在線推出 AI 文字輔助創作功能,并在 17K 小說網面向所有作者開放。
而近段時間,AI 繪畫話題度居高不下,與抖音推出相關特效存在莫大關系。
據 AI 繪畫網站 6pen 發布的《中國 AI 繪畫行業調查報告》,國內的 Ai 繪畫用戶特點是年輕化,其中 46% 以上為大學生和研究生,還有 18% 為初 / 高中生。
可以說,抖音的介入,讓受眾較為集中的 AI 繪畫被更多人了解。截至目前,抖音官方數據顯示,共有超 1690 萬人使用 "AI 繪畫 " 特效。
不過,該特效時常出現翻車情況,比如寵物 " 變 " 人、多出或少了一個人等等。
此外,以 " 盜夢師 " 為例,柒財經輸入 " 慵懶的午后 "" 海邊 "" 沙灘 " 等關鍵詞,風格為漫畫風,隨后平臺就生成了圖片。
不過,用戶使用 AI 繪畫平臺上生成的圖片,是否受到版權保護呢?
02圖片歸屬于哪方?能否商用?
據媒體報道,今年 8 月,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辦的新興數字藝術家競賽中,AIGC 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 " 數字藝術 / 數字修飾照片 " 類別一等獎,不過參賽者卻沒有繪畫基礎。
這件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一方面,批判者認為,AI" 學習 " 了大量前人的作品,其創作沒有任何的情緒和靈魂,難以和人類藝術創作相提并論。
另一方面,在支持者看來,創作者一遍遍修改文本內容后,才讓 AI 創作出滿意的作品,且作平有很強的觀賞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 AI 繪畫平臺上以某世界名畫為關鍵詞,生成的圖片無論彼此之間,還是與原畫作相比,均高度相似。
對于此,在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張書樂看來,通過 AI 魔改之后的作品依然不可能消弭原有素材的所有痕跡,更像一種組合技,其侵權的可能性也同步增加,就如混剪影視劇一般,只是發現難度較大。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也認為,人工智能目前還處在傳統的弱人工智能階段,必須高度依賴人類對實際問題的建模,AIGC 相關應用以各類輔助創作功能為主,依托海量圖片、視頻等素材,簡單進行加工重組后產生新內容,存在產生重復性作品的概率,作品不具有獨創性,不應該具有相關版權。
而對于 AI 繪畫平臺," 盜夢師 " 方面就版權歸屬的問題表示,生成的圖片版權歸用戶所有。所有素材圖片作品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平臺不擁有此類素材圖片的版權,若需商業使用,需獲得版權擁有者授權,并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再者,根據 6pen 規定,相關模型采用 MIT 協議開源,在此基礎上由平臺進行了深度定制,并將生成出來的圖片版權,完全授權給生成者本人。
規定中還提到,因模型本身采用大量圖片素材作為機器學習的樣本,所以當用戶指定某個具體畫家的風格而生成出來的圖片,其風格可能和這名畫家較為相似,由此可能會引起潛在的爭議。